手机  
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上海珩泽科技有限公司

Shanghai HengzeLab  Co., Ltd.

24小时热线:4008-525-021
Thermosafe冷链运输保温箱

智,方成大器

行久遠,終為王者

研发型UMC5

德国Stephan真空搅拌器

食品工业设备的全球领导者

· 灵活拓展性

· 超乎想象的工艺效果

· 从实验室研发到生产的全产业链覆盖

HAAKE流变仪,大家之选

Better Service, Better Lab

产品分类 Product

热反射法薄膜导热仪 NanoTR / PicoTR
    发布时间: 2020-11-10 15:05    

热反射方法基于超高速激光闪射系统,可测量基片上金属、陶瓷、聚合物薄膜的热物性参数,如热扩散系数、热导率、吸热系数和界面热阻。此系统可测量厚度低至 10nm 的薄膜。同时,系统提供不同的测量模式,以适应于不同的基片情况(透明/不透明)。

热反射法薄膜导热仪 NanoTR / PicoTR

脉冲激光热反射法薄膜导热仪

NanoTR / PicoTR

热反射法 - 为纳米级薄膜应用量身定做的激光闪射法导热仪

热反射法薄膜导热仪


热反射(Thermo-Reflectance)方法基于超高速激光闪射系统,可测量基片上金属、陶瓷、聚合物薄膜的热物性参数,如热扩散系数(Thermal Diffusivity)、热导率(Thermal Conductivity)、吸热 系数(Thermal Effusivity)和界面热阻。

由于激光闪射时间仅为纳秒(ns)量级,甚至可达到皮秒(ps)量级,此系统可测量厚度低至10nm的薄膜。同时,系统提供不同的测量模式,以适应于不同的基片情况(透明/不透明)。

该方法符合国际标准:
JIS R 1689:通过脉冲激光热反射方法测量精细陶瓷薄膜的热扩散系数;
JIS R 1690:陶瓷薄膜和金属薄膜界面热阻的测量方法。

发展简史

  • 1990 年,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日本国家计量院(AIST/NMIJ)发明热反射法,测量薄膜导热性能。
  • 2008 年,AIST 设立 PicoTherm 公司。
  • 2010 年,PicoTherm 公司推出纳秒级热反射系统 NanoTR。
  • 2012 年,PicoTherm 公司推出皮秒级热反射系统 PicoTR。
  • 2014 年,PicoTherm 公司和 NETZSCH 公司建立战略合作。由 NETZSCH 负责 PicoTherm 产品在全球的销售和服务。

测量模式

RF 测量模式 FF 测量模式
主激光源从反面加热薄膜,检测激光从正面测量薄膜的温度升高过程,从而计算薄膜的导热性能参数。此模式适用于透明基片。 主激光源从正面加热薄膜,检测激光从正面测量薄膜的温度下降过程,从而计算薄膜的导热性能参数。此模式适用于不透明基片。

技术背景:

激光闪射法 -
最主流的材料热扩散系数测试方法

在现代工业中,关于材料的热性能、特别是热物理性能的相关知识变得日益重要。在这里我们可以举出一些典型领域,例如应用于高性能缩微电子器件的散热材料,作为持续能源的热电材料,节能领域的绝热材料,涡轮叶片中所使用的热障涂层(TBC),以及核工厂的安全操作,等等。

在各种热物性参数之中,导热系数显得尤其重要。可以使用激光闪射法(LFA)对材料的热扩散系数/导热系数进行测定。这一方法经过许多年的发展已广为人知,可以提供可靠而精确的数据结果。样品的典型厚度在 50um 至 10mm 之间。

NETZSCH 是一家世界领先的仪器制造厂商,提供一系列的热物性测试仪器,特别是激光闪射法导热仪。这些 LFA 系统在陶瓷,金属,聚合物,核研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热反射法 -
测试厚度为纳米级的薄膜材料的热扩散系数

随着电子设备设计的显著进步,以及随之而来的对有效的热管理的需求,在纳米级厚度范围内进行精确的热扩散系数/导热系数测量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

日本国家先进工业科学与技术研究所(AIST),在上世纪 90 年代初即已响应工业需求,开始研发“脉冲光加热热反射法”。于 2008 年成立了 PicoTherm 公司,同时推出了纳秒级的热反射仪器“NanoTR”与皮秒级的热反射仪器“PicoTR”,这两款仪器可对薄膜的热扩散系数进行绝对法的测量,薄膜厚度从数十微米低至纳米级范围。

2014 年,NETZSCH 日本分公司成为了 PicoTherm 公司的独家代理。与我们现有的 LFA 仪器相结合,NETZSCH 现在可以提供从纳米级薄膜、到毫米级块体材料的全套的测试方案。

为什么需要测试薄膜?
薄膜的热性能与块体材料的热性能不同

纳米级薄膜的厚度通常小于同类块体材料典型的晶粒粒径。由此,其热物理性能与块体材料将有着显著的不同。

不同仪器适用的热扩散时间范围

技术参数:

NanoTR PicoTR
主机 温度范围
真空度
测量模式
RT,RT … 300°C(选件)
N/A
RF/FF
RT,RT … 500°C(选件)
10-6 mbar(选件)
RF/FF
测量项目 热扩散系数,吸热系数,界面热阻
加热激光 脉冲宽度
波长
光斑直径
1 ns
1550 nm
100 μm
0.5 ps
1550 nm
45 μm
探测激光 脉冲宽度
波长
光斑直径
连续
785 nm
50 μm
0.5 ps
775 nm
25 μm
样品薄层厚度
(RF 模式)
树脂
陶瓷
金属
30 nm ... 2 μm
300 nm ... 5 μm
1 μm ... 20 μm
10 nm ... 100 nm
10 nm ... 300 nm
100 nm ... 900 nm
样品薄层厚度
(FF 模式)
> 1 μm > 100 nm
基体 材料
尺寸
厚度
不透明/透明
10...20mm 方
≤ 1 mm
热扩散时间 10ns ... 10µs 10ps ... 10ns
热扩散系数 范围
准确性
重复性
0.01 ... 1000 mm²/s
CRM 5808A, 400nm厚, RF 模式, 40min 测试时间验证:± 6.2%
± 5%
软件功能 热物性计算; 多层分析; 数据库









































NanoTR PicoTR
主机 温度范围
真空度
测量模式
RT,RT … 300°C(选件)
N/A
RF/FF
RT,RT … 500°C(选件)
10-6 mbar(选件)
RF/FF
测量项目 热扩散系数,吸热系数,界面热阻
加热激光 脉冲宽度
波长
光斑直径
1 ns
1550 nm
100 μm
0.5 ps
1550 nm
45 μm
探测激光 脉冲宽度
波长
光斑直径
连续
785 nm
50 μm
0.5 ps
775 nm
25 μm
样品薄层厚度
(RF 模式)
树脂
陶瓷
金属
30 nm ... 2 μm
300 nm ... 5 μm
1 μm ... 20 μm
10 nm ... 100 nm
10 nm ... 300 nm
100 nm ... 900 nm
样品薄层厚度
(FF 模式)
> 1 μm > 100 nm
基体 材料
尺寸
厚度
不透明/透明
10...20mm 方
≤ 1 mm
热扩散时间 10ns ... 10µs 10ps ... 10ns
热扩散系数 范围
准确性
重复性
0.01 ... 1000 mm²/s
CRM 5808A, 400nm厚, RF 模式, 40min 测试时间验证:± 6.2%
± 5%
软件功能 热物性计算; 多层分析; 数据库

NanoTR PicoTR
主机 温度范围
真空度
测量模式
RT,RT … 300°C(选件)
N/A
RF/FF
RT,RT … 500°C(选件)
10-6 mbar(选件)
RF/FF
测量项目 热扩散系数,吸热系数,界面热阻
加热激光 脉冲宽度
波长
光斑直径
1 ns
1550 nm
100 μm
0.5 ps
1550 nm
45 μm
探测激光 脉冲宽度
波长
光斑直径
连续
785 nm
50 μm
0.5 ps
775 nm
25 μm
样品薄层厚度
(RF 模式)
树脂
陶瓷
金属
30 nm ... 2 μm
300 nm ... 5 μm
1 μm ... 20 μm
10 nm ... 100 nm
10 nm ... 300 nm
100 nm ... 900 nm
样品薄层厚度
(FF 模式)
> 1 μm > 100 nm
基体 材料
尺寸
厚度
不透明/透明
10...20mm 方
≤ 1 mm
热扩散时间 10ns ... 10µs 10ps ... 10ns
热扩散系数 范围
准确性
重复性
0.01 ... 1000 mm²/s
CRM 5808A, 400nm厚, RF 模式, 40min 测试时间验证:± 6.2%
± 5%
软件功能 热物性计算; 多层分析; 数据库